西吉博物馆2022年年度报告
2022年西吉博物馆年度工作报告
        西吉博物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广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完成年内各项业务工作任务以及上级交派的临时任务,充分发挥文博单位的职能作用。在改善基础设施、展览提升、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提升接待服务质量、安全生产等各项业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
(一)重点工作方面
免费接待参观开展情况。截至11月底,共接待游客2.3人次,其中接待博物馆各级领导和外宾200余人次,接待社会团体、大中小学生及弱势群体5000人次,讲解员共为观众义务讲解近2000人次。
宣教活动开展情况。一是结合“5.18国际博物馆日”和“6.13文化遗产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及宣传折页、图册。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参加人数多达1000多人,其中青少年600余人,并利用活动向参加群众分发《文物保护法》彩页及博物馆宣传折页,积极发挥博物馆的宣教职能。二是于“5·18”博物馆日,在一楼视听室举办了长城专题讲座1次,受众学生多达200多名。
展览提升开展情况。按照白学贵书记参观博物馆时提出的意见,对展厅展陈大纲部分内容进行修改,逐级报送至县、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物局等备案审核后,联系施工企业制作并更换展板。
馆内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情况。2022年我馆内在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召开党支部专题学习会议,继续组织职工扎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订阅并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了《百年初心成大道——党史学习教育案例选编》、《百年大党面对面》等书籍,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交流谈心、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建议,同时认真查摆自身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党性分析,明确了整改措施。同时每周开展“二五学习”,每月开展“每月一讲”活动和“两学一做”常态化的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二)争先创优方面
一是开展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该项目已于5月31日完成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照投标工作,现已对接中标单位对馆内可移动文物进行实地考察,数据整理。对表对标完成下一阶段工作。
二是开展县域内古城·古寨·古堡普查工作。根据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要求,结合需要拆除县域内乡村毛坯房等实际原因,特制定《千年西吉·古城、古寨、古堡调查摸底实施方案》,并组织馆内4组人员对全县古城、古堡、古寨开展普查工作,截至6月底,共计普查堡子235处(其中城址18处,堡子200 处 ,烽燧 17处),阶段性地完成了地面测绘、登记、历史溯源等初步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缺少工作经费。近年来,博物馆宣教活动众多,其中“五进”活动、馆内研学活动、展览提升、临展举办、文创产品研发等工作均需资金支持,但博物馆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拨付的免费开放资金。同时讲解员、保安、保洁人员工资,水电费,暖气费,消防电梯维保等日常支出费用占比过大,馆内无结余资金开展上述活动,提请县委、政府将聘用人员工资、水电暖维保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有力支持博物馆开展常态化宣教活动。
2.文物征集。博物馆成立至今,从未开展文物征集工作,文物断代严重,展陈空间空留过多,无法支撑展览,如不补漏空缺,“葫芦河轶事”历史文物展、“古泉集萃”历代钱币展将无法正常向游客开放,鉴于此,提请县委、政府拨付专项经费开展现阶段文物征集工作,保证两个展览能够正常展出,后续将文物征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开展文物征集。
(三)特色亮点方面
一是完成大飞机展厅场馆改造。5月30日对接上航公司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召开大飞机博物馆场馆改造第一次协调会,听取了西吉大飞机博物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关于大飞机博物馆现状及场馆改造的计划方案,明确改造需求主要围绕购置讲解机器人、飞机模拟器、飞机模型及打造数字化展区等改造事宜并达成共识,并于2022年9月中旬完成改造;二是完成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工作,于2022年5月被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授予科普基地。
 
 
 
2022年工作总结.pdf
b14e433e7217941ee4a68785a5f16825.pdf (1.16 MB)